天津奥迪4S店陷诱导转账风波,拒担责引众怒!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5:16 点击次数:159
近日,天津一奥迪4S店被曝出两名销售人员涉嫌职务侵占,诱导40余名消费者将购车定金等款项转入个人账户,涉案金额超过300万元。然而,4S店却以“不知情”为由,拒绝承担责任,甚至要求消费者重新交钱才能完成购车流程,引发舆论关注。
销售欺诈,消费者损失惨重
据澎湃新闻报道,天津车主雷先生于今年4月在天津华奥兴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津华奥兴业4S店”)选购奥迪A6L时,销售员刘某以“财务系统故障”为由,诱骗其将7.6万元定金转入个人账户。事后,雷先生被告知刘某已被警方控制,但4S店却要求他重新交钱才能完成购车流程,否则需自行追讨被骗款项。
雷先生并非个例,与他有类似遭遇的消费者超过40人,涉案金额超300万元人民币。其中,部分车主甚至付清了全款,却因为4S店扣留购车合同,无法办理后续手续,新车成了摆设。
4S店推诿,消费者陷入困境
面对消费者的维权诉求,天津华奥兴业4S店却以“不知情”为由,拒绝承担责任。4S店负责人表示,须等待法院判决追回赃款才能继续办理购车手续,如果想尽快完成后续购车流程,需再交7万多元,并按新车标准重新走流程。
这种处理方式让消费者陷入两难境地:要么陷入漫长的诉讼周期,要么承担二次付款的损失。更让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,4S店扣留了他们的购车合同,导致他们无法办理后续手续,新车无法上路,购置税、保险、牌照都无法办理,损失惨重。
律师解读,4S店应承担相应责任
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、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,涉事4S店应对其员工在履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负责。4S店管理不善的责任也不应由消费者承担,“4S店不能将因自身管理问题导致的损失,转嫁给消费者,不应让消费者自行追讨被骗款项。”
赵良善指出,4S店对员工有管理监督职责,因管理不善、监管不到位导致消费者受损,应承担相应责任。此外,4S店未对资金收取流程进行严格把控,未明确告知消费者应将款项打入对公账户,或未对销售人员收取款项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,导致销售人员有机会以“财务系统故障”等由骗取消费者转账。
消费者如何维权
面对4S店的推诿,消费者应该如何维权呢?
收集证据: 收集与4S店签订的购车合同、转账记录、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,以便在维权过程中使用。
协商解决: 与4S店进行协商,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完成购车手续,或者退还已支付的款项并赔偿损失。
投诉举报: 向消费者协会、市场监管部门等相关部门投诉举报,寻求帮助。
法律途径: 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汽车消费需谨慎
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消费者,在购车过程中要谨慎小心,避免上当受骗。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:
选择正规4S店: 选择信誉良好、口碑较好的4S店进行购车。
仔细阅读合同: 仔细阅读购车合同,了解合同条款,避免合同陷阱。
拒绝个人转账: 不要将购车款项转入销售人员个人账户,应转入4S店对公账户。
保留证据: 保留与4S店签订的合同、转账记录、与销售人员的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,以便在维权过程中使用。
希望消费者能够提高警惕,避免上当受骗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#汽车资讯#
- 上一篇:国家为何半年三次提及涨工资?背后暗藏经济大棋局
- 下一篇:没有了